对联-才女上联招亲 天字出头为我夫,秀才下联让她又羞又气,无奈出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早出自明代汤显祖的《还魂记·婚走》:“秀才,可记得古书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当时的那种社会制度下,很少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所以很多都是悲剧结尾。
如今的剩男剩女越来越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社会开放,年轻人可以自由恋爱,很多人都在等待理想中的爱情,所以一直不婚不嫁。而古代的女子则养在深闺,没有机会接触到异性,所以他们奉行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当然事无绝对,还有一些相对开明的父母,视自己的女儿为掌上明珠,所以对于她的婚配相当重视,方式也就不同寻常。比如有一些:抛绣球招亲、比武招亲、比文招亲。
比武招亲——《射雕英雄传》中的穆念慈
所谓比武招亲,就是通过较量中国功夫来觅得良婿。这种情况多见于武术世家,家中独有一女恐家族武学无人继承,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穆念慈,所以通过打擂的方式寻找比自己武功高强的人,发扬穆家的武功。
还有一种身份的人也会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乘龙快婿,那就是有钱人家。虽然家财万贯但是没有儿子继承,唯有一个千金,害怕女儿以后被欺负,所以就要寻找一个武功高强的人守住家业守住自己的女儿。
抛绣球招亲——《西游记》中的丞相女儿
与比武招亲不同,抛绣球招亲女子会相对自由一点,拥有了主动权,手里拿着绣球站在阁楼上看到心仪的男子就可以向他抛绣球,但也是大海捞针。一般大户人家的女儿才能享有这些特权,因为家境殷实难免娇惯一些,对于父母给介绍的不满意,就可以通过用手抛或者用箭射的方式把绣球抛给自己挑选的人,古代只要抛中谁,谁就是女婿!
最典型的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父亲考中状元后,正好被丞相的女儿抛出的绣球打中,迷迷糊糊就抱得美人归。
比文招亲——张家小姐出对联;:天字出头为我夫
既然有比武招亲,那自然就有比文招亲了。这比文招亲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考察男子的文化、智力、应变能力等等。而这其中最有趣的方式就是对对联招亲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姓张的大户人家,虽不是官宦人家,但他因为经商的缘故所积攒的财富也是一般人不能比的。作为这家的女儿自然是大家闺秀、掌上明珠。
这位张小姐从小喜欢读书学习,长大后竟也是满腹经纶,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女,并且出落的非常漂亮,前来提亲的人几乎要踏破门槛了。但是她并不喜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婚姻她有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如意郎君。于是她想到了对对联的方式,要找一个有真实才学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
转眼就到了招亲的日子,很多人慕名而来,既想一睹张小姐的真容,又想对出下联抱得美人归。张小姐拿出了自己的上联:“天字出头为我夫”,出完上联后看到人们七嘴八舌的在讨论,又见人们纷纷皱着眉,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得意,然而心里却有些着急,生怕没人能对出下联。
单看这个上联我们可以看出来,这对联其实不难,就是简单的汉字游戏,但它巧妙在十分的应景,贴合了张小姐待嫁的心情。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衣衫褴褛但是气质却不凡的穷酸秀才对出了下联:“棲字去木是我妻。”
上联天字出头为夫,下联去木为妻,一夫一妻对仗非常工整。只是当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个秀才身上时不免替张小姐抱屈。可是张小姐并没有嫌弃他的出身,反而被他的文采打动,听完下联瞬间羞红了脸。
父亲立刻为二人举行了隆重的婚礼,穷秀才摇身一变成了有钱人的乘龙快婿,此后他们生活的非常幸福。
结语
除了上述的招亲方式,古代还有一个同年大会,形式比较类似于现在的相亲节目。唐朝时男子科举考试高中后,就可以到曲江池畔参加同年大会。而参加相亲的姑娘出身非富即贵,高中的男子都是青年才俊,只是每年的新科进士比较少,待嫁的女儿又特别多,有时甚至出现“抢婿”的情况。
古人选婿,通过招亲这样的方式选丈夫感觉过于草率。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充满了无奈。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40多岁至今未婚,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陈果至今未婚即将走进不惑之年,她们的婚恋观是“我不结婚,我也不欠谁一个解释。”
你的婚恋观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