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学生时代的林则徐,登上福建一座山,写下一副对联,至今还在传颂

郑光策:福建鳌峰书院山长,影响了林则徐一生的人

1798年,14岁的林则徐来到福州鳌峰书院读书。在此后的六年中,林则徐在这个书院中,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六年。

这个时候,鳌峰书院的山长是一代学者郑光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郑光策:福建鳌峰书院山长,影响了林则徐一生的人。让我们来看看,林则徐的校长,究竟有多厉害!

1.寒门学子的逆袭

一个好老师,好校长,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林则徐和他校长的故事,告诉你选择一个好老师的重要性。

郑光策是福建闽县人,初名天策,字宪光、琼河、苏年。少年时,郑光策的父亲去世,家里非常贫困。这是妥妥的寒门,然而他却成功完成人生的逆袭。从寒门学子,到天下名师成功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他靠的是什么?自然就是读书学习,郑光策和他的弟弟郑天衢都勤读诗书,两人互为师友,经常参加各种书社学习研讨。自然,学业也非常好。

乾隆四十四年(1779),郑光策考中举人。第二年,在北京参加会试成为进士,被朱珪赏识,得入其门。按理说成了进士,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应该放松一下了。谁知,郑光策依旧很勤奋,日夜攻读,不仅在家里苦读,还继续参加读书社,和同道切磋交流,逐渐名传江南,成为人们称颂的学者。

五年后,也就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皇帝又一次巡查江南。乾隆皇帝一生,曾六次巡视江南,分别是1751年(乾隆十六年)、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1765年(乾隆三十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巡幸江南,这是最后一次南巡。

每一次南巡,乾隆都要进行一些固定套路,如:蠲赋恩赏、巡视河工、观民察吏、加恩士绅、培植士族、阅兵祭陵等等。除了这些以外,他还要看看,江南士绅对大清王朝的恭顺态度。整个清代,江南是大清王朝的财赋重地,也是反清组织活跃的地方,尤其是福建,反清人士组织的帮会的非常活跃,一度是天地会的大本营。

据说,曹雪芹的家族,在康熙时期,长期担任苏州、江宁织造等职务,就是为了便于暗中监督掌控江南的江湖士人群体和帮会势力。

这一次,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江南的官员自然要组织,各路才子,写诗献赋,以示天下太平之意。乾隆在杭州的停留的时候,礼部尚书、两江总督等人就组织,各路才子齐聚杭州敷文书院。等候面试,初步筛选一下,看看怎么样,然后再给皇帝当面献上诗赋。

这一次,却因一场小冲突,而在大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2. 和珅侮辱斯文,他怒目而视,愤慨而去

谁知,就这次面试筛选中,发生了一件事,让郑光策和乾隆的宠臣和珅对上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个读书人和一品大员,发生了对立。

事情是这样的:乾隆下江南,自然和珅也跟随,此时,正是和珅权势最炙之时。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和声被赏双眼花翎,充国史馆正总裁、文渊阁提举阁事。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珅调正白旗满洲都统,充经馆总裁,授轻车都尉世职。不久,调任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户部,兼军机大臣,封一等男爵。此时,和珅已经成为了朝中四大势力之一。

在现场监试的和大人,自然心高气傲,对江南士绅多有轻慢。他坐在乾隆御座前面的一个踩脚的脚踏上。写完诗赋的学子,必须从下往上递交卷子,这就是所谓敬呈。可是,和珅坐在很低的脚踏上,交卷子的人,必须比和珅很低才行,才能把卷子敬呈上去。不然,就是大不敬。

故而,交卷子的江南士子们要跪着行礼交卷。这不就是等于给和大人行礼吗?同时,跪下低头时,士子们又不能离得太远,让和珅够不到。结果,敬呈的士子们头都快碰到和大人的脚上了。和珅的专横跋扈可见一斑。

郑光策见和珅故意侮辱斯文,侧目而视,极为愤慨。于是,他就和福建名士林乔荫等数人故意作拱手行礼,转身洒脱而去,把卷子留在桌子上了。这样一来,等于是扫了和珅的颜面。和珅见此情景,心存恨意,你不交,我就当做没有。结果,和珅故意,将福建人的考卷束之高阁,不阅卷不理睬,当然没人被选中了。浙江士人见到这种情形,都窃笑郑光策不通世故。

可见,林则徐的这位校长,还是非常有骨气的。当然了,他也引起和珅的不满,成为和珅打压的对象。这种事情,不用和珅动手,自然有下面马屁精动手。

3. 书生献策平台湾

郑光策回福建,继续读书教学。以前,读书人大约有三种出路,第一种自然是科举当官,第二种是教书,第三种就是幕僚。故而,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人回到乡里,兴办书院,教授子弟的事迹。

他曾经在多家书院讲学,或授课,或担任山长。山长就是书院的负责人,相当于现在的校长。他主讲过泉州、福州等地书院,其中有福清书院、龙岩书院等。不过,郑光策和其他读书人不一样,他喜读“经世有用之书”,除《通鉴》、《通考》外,对唐宋名臣陆贽、李纲以及明清间著名学者顾炎武等人著作,皆熟读精思,“靡不贯串,如数家珍”。他的想法,是通过这些有用的书,来为社会做贡献,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所以,有人这样说,郑光策的思想属于“新儒家”一派。他不一味尊孔或盲目崇拜程朱理学,反对长篇大论,空洞无物,也不赞成皓首穷经,以考证训诂为能事。他是非常注重实践。这个想法和春秋时期,孔子的君子六艺是一致。故此人们评价他:“他给儒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对于开启闽省经世致用之风,确实有着筚路蓝缕之功。”他自己也曾这样说:“观古之有志于用世者,其成大功、建大名,不独学问过人,其艰忍强毅之气,亦必十倍于庸众。”

几年之后,台湾发生了林爽文起义。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台湾林爽文率众起义。十二月,众人推举林爽文为盟主大元帅,清廷大震。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八月,改命大学士陕甘总督福康安为将军、领侍卫大臣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水师渡海。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清军俘获林爽文,解至北京被杀。

福康安在奉命前往台湾时,途经泉州,听闻郑光策之名,于是把他他招入其幕府,询问平台之策。于是他提了十二条建议,这些建议均被采用。第二年正月,福建巡抚徐嗣曾前往台湾处理善后事宜,他提出:议定章程、议散义勇、议增兵额、议兴屯田、议缓城工、议严盗课、议设官庄、议举吏职等八项建议。他的这些切合当时实际,也容易施行,可以说是他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

福康安、徐嗣曾二人听了建议后,曾邀请他同赴台湾。可是,郑光策因母亲年老而婉言谢绝。

4. 林则徐的学生时代

嘉庆二年(1797)九月,郑光策受福建巡抚汪志伊礼聘,主讲鳌峰书院。鳌峰书院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由福建巡抚张伯行创办,蔡世远、郑光策、陈寿祺等名人为书院山长;鳌峰书院200多年,崇文重教,人文气息浓郁,培养了许多文人贤士,一度执闽学术文化之牛耳。书院的位置在今福州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内。

这个书院,来头也不凡。康熙五十年(1711年),御赐“三山养秀”匾。雍正十一年(1733年),御赐帑金1000两。乾隆三年(1738年),御赐帑金1000两,赠御书“澜清学海”匾……看看,被两位皇帝赐匾,这样书院不多。书院内大门悬康熙御书“三山养秀”匾,内有二十三子祠、崇正讲堂、敦复斋、五子祠、笃行斋、正谊堂、贤王先生祠、张公祠等计125间。院后花园有鉴亭,亭前悬乾隆御书匾“澜清学海”。院里还有藏书楼1座。

郑光策任山长的第二年,林则徐考中秀才后,进入书院学习。遇到了这样一位有个性的校长,他的思想对林则徐的影响也非常大。可以说,在林则徐14岁考中秀才,到20岁考中举人前,他除了有时在私塾担任老师外,主要时间都在鳌峰书院读书治学,在书院中深受郑光策人格及其“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保存一本林则徐的读书笔记《云左山房杂录》。从这本笔记上,人们可以看出,林则徐在这里博览了儒、法、道、佛的典籍,,吸取了经世致用之学的文化养料。他抄录了不少名言警句。

如: 博闻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

世尽思居奇之居,人竞为染指之望,徇私吹索,借端凌践;

矫饰虚声,潜纳贿赂,版习相沿,谓之名实兼收;

竭小民衣食之资,供官司奴隶之困。

郑光策还强调学生锻炼身体心志,经常带学生到闽江口的鼓山去远足。有一次,他们又来到鼓山峰顶远眺。这里是眺望大海的好地方,登上山顶,令人心胸开阔,自生豪情。于是,他让学生写一个嵌有“山”和“海”二字的七言对联。林则徐的对联是:“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他的对联,心胸开阔,豪迈无前。

林则徐还在书院中结识了同学梁章钜、廖寥鸿荃等人,获得了互相切磋之益。林则徐还认识了另一位著名学者陈寿祺。他们的经世致用思想都深深地影响了林则徐。后来,林则徐曾署理陕甘总督,梁章钜曾任甘肃布政使。

嘉庆九年(1804年),林则徐20岁时,郑光策因病去世。道光年间,林则徐曾写诗怀念他的老师。

举报/反馈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