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湘潭老报人唐普元 抱璞守真 吾辈楷模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谢雨芬
冬天的早晨,唐普元起得会稍稍晚一点,洗漱、吃早餐、服药,待摊开书、提起笔,开始一天的“工作”时,通常是9时以后了。
85岁的老报人唐普元,可谓将毕生才华和精力献给党的新闻事业,进入耄耋后依然笔耕不辍,奉献光和热。
报 人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放在唐普元身上再合适不过。1937年,唐普元出生在郴州安仁县一个贫苦家庭。对于这个家中独子,父母亲寄予厚望,省吃俭用,勒紧裤腰带供他上学。穷困交加之际,舅舅舅母送来8石干谷,点明专给外甥读书之用;村校一位老师追了二三里路,硬把十分之一月薪塞给他作盘缠。当河南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飞”进小山村,全村沸腾了。
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河南安阳一所高中学校任教,此后进入湖南工程学院(原湘潭电机制造学校),担任语文教研室主任。35岁那年,他转行从教师成为一名记者。
1979年,唐普元受命组建《湘潭日报》历史上首个副刊组(部)。“3张办公桌、1片屋旮旯、4条汉子。”唐普元这样形容刚刚成立的副刊部。彼时的报纸副刊大多以刊登豆腐块文章为主,编辑部意欲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创新,于是试探性地刊登一些小诗和对联。
唐普元介绍,当时的《湘潭日报》是4开8版小报,对联不占版面,切合节令,就点缀似的编发一点,下意识里担心人讥为“四旧”,编辑便在“春联”前加个“新”字,叫“新春联”。创刊头一年,先是登了7副“试水”,后又选发了5副,反响很好。“这是《湘潭日报》乃至省内报刊首登春联的情状。”回忆起来,唐普元至今仍难掩自豪之意。
1992年,《湘潭日报》在全省率先将小报改成大报,副刊也随之扩版,诗词对联所占篇幅比重逐渐增加。“文化搭台,经济唱戏”,1995年,首届由爱心企业赞助的春联大奖赛隆重推出。
面对全国各地多如雪花的来稿,唐普元与报社同仁逐字逐句斟酌筛选,还特聘两位专家担任评委,聘请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任顾问。第一届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在报社的支持下,编辑部一鼓作气,连续举办了六届。
“湘机一位老工人,学写了两副春联,顶风冒雪,赶到报社,我们非常感动,一字字讲解、修改,还真有一副登报了,之后他年年参赛。”“有一位参赛者,文字基础不错,但所写联语并非中规中矩,编辑修饰后登了一副并评了奖。从此他联兴大发,文思汩汩,终成对联文化俊秀。”......聊起其间的收获与感动,唐普元眉飞色舞,历历在目。
上世纪80年代,由《张家口日报》发起、《人民日报》牵头成立了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湘潭日报》名列理事单位之一,唐普元曾代表报社作典型发言。
在唐普元的带领下,副刊部几位同仁你追我赶,纷纷在文学新闻领域绽放异彩。原副刊部编辑、退休记者杨芳回忆,唐老师为人真诚、随和,与其说是领导,更像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他鼓励我们一定要树立优稿意识,碰到好题材就要穷追不舍,刨根问底。我在副刊部工作时间不算长,但大部分的获奖作品都是在那个时期采写的。”
贤 人
不久前,因工作原因,记者偶遇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湖南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张华玲对笔者感慨地说:“你们单位有一位老报人,我非常感激他。”记者好奇问起是谁?答:“唐普元老师。”
从她的讲述中,我们得知了一个发生在20多年前的暖心故事。
上世纪90年代末,张华玲调任湖南工程学院宣传部部长,接到校党委交代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创办校报,用最短的时间,把校园媒体平台搭建起来。
张华玲是学工科出身,对如何办报并不十分在行,于是向学校语文教研室负责人“求助”。这位负责人郑重向她举荐了一名校外顾问:教研室原主任、湘潭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唐普元。当时,唐普元已退休,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老伴还需要照顾。“我与他素不相识,他会答应吗?”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张华玲拜访了唐普元。“没问题啊,我可以过来!”听闻是曾经执教的学校要办校报,唐普元没有丝毫犹豫就应承了下来,张华玲惊喜不已。
退休后,唐普元被返聘了一段时间,为了不耽误报社的工作,他每周利用周末时间赶到学校,为师生指导。从选稿、改稿、组版、清样到定版,他无不亲力亲为。
“唐老师从不认为我们是校报就降低办报质量,处处用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予以规范。”有一件事张华玲至今记忆深刻。有一年,学校校办企业生产的某品牌振动器,获得国家金奖,产品远销东南亚20多个国家。校报编辑部迅速派出采访团队,采写了以《校办企业振动器获国家级荣誉》为标题的新闻稿。
“一看到标题,唐老师就皱起了眉。”张华玲回忆起唐普元当时的神情,“唐老师说,这个标题错倒没错,就是亮点不够突出。”经过一番斟酌,唐普元将新闻事实中的“百千万”浓缩提炼到标题里,凸显了该产品实现百分百达标、日产量超千、月销量过万等新闻价值。唐普元还以此为案例,专门给师生讲了一堂新闻实践课程。
这样无私的指导,唐普元坚持了整整三年。更让张华玲感动的是,三年间,不管学校如何盛情,唐普元始终分文不取。哪怕偶尔加班在食堂吃个盒饭,学校想给他加个鸡蛋,他也执意不肯。
在唐普元的悉心指导下,从创办仅用三个月时间,湖南工程学院成为市州高校中首批获得校报公开发行刊号的学校之一。创刊以来,多次被评为湖南省高校优秀校报。“这与当初唐老师为我们奠定了扎实基础是分不开的,唐老师这种品格和精神值得我铭记一辈子。”张华玲说。
一件小事足以折射一个人的品质。出生贫苦农家的唐普元,身上保留了一份难得的纯粹与质朴。指导学校、厂矿企业办报,为高校师生讲学,为湘潭名胜古迹题写墨宝,作为湘潭文化界闻人,唐普元曾经处处留“情”,不图回报。
贵 人
从事新闻事业30余年,唐普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文学爱好者,引领他们走向新闻和文学的殿堂。长沙市一中九华中学退休语文教师谢国凡就是其中之一。
年轻时,谢国凡在教书之余,喜欢写点散文诗歌。“唐普元老师是我结识的第一位报人,他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当时《湘潭日报》副刊有一个数次获评国、省优秀专栏的品牌栏目“嚼槟榔”,该栏目文风幽默,文字本土化,深受市民读者喜爱。有一次,谢国凡以发生在市内2路公交车上的真实故事为素材,撰写了一篇百余字的豆腐块文章《我不下车嗒》,生动反映了大年初一乘客在“殡仪馆”站选择“不下车”的戏剧性和幽默性。写完后,他骑行数公里赶到报社,惴惴不安地敲开了主编唐普元办公室的门,递上投给《湘潭日报》的处女作。唐普元一边浏览稿件,一边脸露笑意,最后竟然毫无顾忌地哈哈大笑:“好笑,有味!”可临别时又留给他一句话:“你放在这里吧。”谢国凡又忐忑起来。
那几天,谢国凡特别关注每天的报纸。几天后,他终于在学校报刊室的《湘潭日报》上发现了自己这篇文章,激动得差点喊出来。这篇豆腐块文章的问世,令谢国凡深受鼓舞,此后他又相继发表了不少小品、散文、诗歌、新闻作品、摄影作品等,其中一篇以农村新型水稻栽培方式抛秧为题材的散文作品,经唐普元修改后很快发表,还被唐普元力荐参评优稿。
现居娄底的黄尚和毕业后一直与恩师唐普元保持联系。黄尚和是湖南工程学院63级电瓷专业十二班学生,当年唐普元担任该班语文老师。他清楚地记得唐老师给他们上第一堂课的情景:一个个子不高、精力饱满的青年男子从容不迫走进教室,自我介绍后,转身信手写下三个行书字“唐普元”。看似轻描淡写,细看神采飞扬,灵动至极。“哟!”同学们一片轻叹,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上学这么多年,从没看到哪位老师的粉笔字写得这么好。”慢慢地,同学们发现,唐老师不仅毛笔字写得好,文学底蕴尤其深厚,古往今来,涉猎颇广。本就对文学有兴趣的黄尚和,渐渐成为唐普元众多“粉丝”之一,也学着练习毛笔字、写文章。
毕业前一年,黄尚和遇上学校派系纷争之时,被对立派搜寻无处可躲之际,唐普元冒着生命危险将其藏在教师宿舍内,自己则在门口守了大半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唐老师是我的救命恩人。”毕业之际,唐普元还找到黄尚和促膝谈心,为他的未来职业规划提建议。受恩师影响,后来,黄尚和选择了与文字有关的工作,直至在办公室主任职位上退休,现在还是娄底市书法协会会员。“如果问对我影响最大的人生导师是谁,那一定是唐老师。”
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唐老,虽行动不便,依然每天手不释卷,勤写勤练,为单位写春联,赠诗友人,哪里需要他,他从无二话。“我已垂垂老矣,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何乐而不为?”
记者手记
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难吗?难,也不难。从面对面的交谈中,从一次次侧面描述中,一个忠于事业、忠于内心、真挚淳朴的“老夫子”形象越来越清晰。对比那些物欲横流、人心浮躁众生相,我们尤其需要这种人!作为报界后辈,我们当从老报人唐普元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守本守拙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