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行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交接仪式。国家航天局向中国科学院移交了嫦娥六号样品容器,交接了样品证书。6月28日,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左)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为嫦娥六号容器揭开“面纱”。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
今天(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着上组合体成功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新闻多看点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
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成功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着陆器共配置了6种有效载荷,包括全景相机、降落相机、月壤结构探测仪、月球矿物光谱分析仪、国旗展示系统、全景相机转台以及1台载荷数据处理器。有效载荷
据国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六号上升器已于今日14时48分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航天器继嫦娥五号之后,第二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嫦娥六号上升器自6月4日上午从月球背面起飞进入环月飞行轨道后,先后进行了四次轨道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中秋佳节来临,明月高挂于天空之时,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寻找一片宁静的地方来赏月。站在月下,涌上心头
玄武岩是一种火成岩,主要由黑色的硅、铝、铁、镁、钙、钠、钾和钛的氧化物矿物组成。由于其硬度和密度,通常不会被用于编织或制造布料,包括国旗。但是上了太空的东西,就是要这么特殊。据消息,6月4日,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
玄武岩织成的国旗只有11.3克6月4日7时38分,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表取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我国首次在月球背
6月3日,月表取样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展示系统由中国航天三江集团联合武汉纺织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制。嫦娥六号月面国旗和嫦
6月3日,月表取样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国旗。从武汉纺织大学官方公众号获悉,嫦
6月3日,月表取样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石头版”五星红旗在月球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古朗月行》一诗中,写出了孩童眼中的月亮。直到今天,我们对这个“近邻”的认识依然有限,尤其是“白玉盘”的另一面——月背。从科学意义上讲,月球由于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加之被地球潮汐锁定,永远
2024年6月3日,嫦娥六号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并成功拍摄、回传着陆器和上升器合影。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官方微博也发布消息分享了这张照片,并配文"来张自拍吧~"。此外,嫦娥六号的监视相机拍下了一
从国家航天局官网获悉,2024年6月3日,嫦娥六号携带的“移动相机”,自主移动并成功拍摄、回传着陆器和上升器合影。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官方微博也发布消息分享了这张照片,并配文“来张自拍吧~”。此外,嫦娥六号的监视相机拍下了一个中文图案,这是采
6月4日“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官方微博发布照片并配文:我看“中”!照片显示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之后月表呈现一个“中”字月背“挖宝”顺利结束嫦娥六号启程回家!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
嫦娥古诗嫦娥,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她的故事被无数文人墨客传颂,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嫦娥奔月的传说,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宇宙、自然、生命的探索与想象,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纯洁、永恒的向往。在众多描绘嫦娥的古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
嫦娥怎么读“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食了仙丹而飞升月宫。在现代汉语中,“嫦娥”的发音为chángé,其中“嫦”字读cháng,意为美丽的女子,“娥
嫦娥奔月的故事简介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一个脍炙人口的传说。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牺牲和永恒思念的动人故事。这个传说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想象,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向往。故事背景在遥远的古代,有两位英雄人物,后羿和嫦娥。后
凭栏观嫦娥嫦娥,一个神话中的女性角色,被誉为月宫中的仙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大传说。她的故事充满了浪漫、神秘、壮烈和传奇色彩,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都是备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借问太阳赤霄下,何时遍览芳菲?“高挂嫦娥,备览群芳”这句诗句是鲁迅
嫦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
嫦娥后羿汉代古诗名篇有《后赤壁赋》、《滕王阁序》等,而关于嫦